以多彩课堂打造“三特”校园 ——合肥市永和学校创建新优质学校三年规划
多彩课堂打造“三特”校园
——合肥市永和学校创建新优质学校三年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与分析
(一)学校概况
合肥市永和学校是隶属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建于2007年,学校位于合肥“创新高地”、“江淮硅谷”的核心区域,东临国家4A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接碧波荡漾的王咀湖,山水相依,风景秀美。
学校励精图治,师生齐心,我们努力将学校建设成 “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师资过硬、质量一流”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争取成为高新区乃至合肥市的一所示范学校。
1、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项目 |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运动场面积 |
生活用房 |
教师办公室 |
图书阅览室面积 |
数据 |
30亩 |
4550 m² |
6000 m² |
80 m² |
865 m² |
300 m² |
项目 |
绿化面积 |
绿化率 |
报告厅 |
心理咨询室 |
计算机室面积 |
广播室 |
数据 |
3865 m² |
65% |
530 m² |
50 m² |
120 m² |
1个 |
项目 |
图书 |
功能室 |
标准400m运动场 |
图书馆 |
教学楼面积 |
|
数据 |
32000册 |
12个 |
1个 |
1个 |
3156 m² |
|
分析:1、学校占地面积大,学生学习、活动空间充裕;2、校内绿化充分、生均绿化面积高,环境宜人;3、功能教室齐全,社团数量(6个)和质量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4、教师办公室相对集中,办公文化水平仍有较大提高空间;5、学校师资水平高、为学校创建提供了有利条件;6、部门领导配备齐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淀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
2、学校教师基本情况
类别
学科 |
人数 |
中高 |
比例 |
中级 |
比例 |
本科 |
本科比例 |
在职教师比例 |
语文 |
30 |
2 |
7% |
16 |
53% |
25 |
83% |
100% |
数学 |
21 |
|
|
11 |
52% |
16 |
76% |
100% |
英语 |
8 |
|
|
2 |
25% |
8 |
100% |
100% |
物理 |
3 |
1 |
33% |
2 |
67% |
3 |
100% |
100% |
化学 |
1 |
1 |
100% |
|
|
1 |
100% |
100% |
生物 |
2 |
|
|
2 |
100% |
2 |
100% |
100% |
政治 |
4 |
|
|
3 |
75% |
4 |
100% |
100% |
历史 |
5 |
1 |
20% |
2 |
40% |
4 |
80% |
100% |
地理 |
2 |
|
|
1 |
50% |
2 |
100% |
100% |
体育 |
5 |
|
|
3 |
75% |
4 |
80% |
100% |
美术 |
5 |
|
|
|
|
5 |
100% |
100% |
信息技术 |
2 |
|
|
|
|
2 |
100% |
100% |
分析:1、高级(含小高)教师比例较高,占教师总数的36%,在岗教师学历全部合格,本科学历教师占总数的82%;2、教师平均年龄为41岁,相对偏大,创新动力不足;3、教师整体的奉献意识较强,但少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缺少工作主动性。 |
3、学生生源分析
学生总数 |
1426 | |
类别分析 | ||
数据
类别 |
数据 |
比例 |
本地生 |
1209 |
85% |
进城务工子女 |
217 |
15% |
留守学生 |
213 |
15% |
学困生 |
167 |
11% |
分析:1、学生是就近入学,以拆迁子女家庭为主,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与学校配合教育的意识不强;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一定比例,普遍存在基础能力薄弱,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较差;3、优质生源相对有限。 |
(二)学校发展优势
1、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育人环境、规范的学校管理、优秀的教师队伍、优质的教育资源、初见端睨的学科特色。
2、我校自2007年建校以来特别是自2013年4月以来,在高新区工委、管委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社会事业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美丽校园在行动,行动的校园最美丽”活动为抓手,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社会事业党委开展的“四走入、四改进”活动为契机,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3、学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学校先后取得如下荣誉:
(1)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2)合肥市平安校园;(3)合肥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4)合肥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5)合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6)近年来,学校中考成绩在高新区名列前茅。
(三)发展制约因素
1、我校有85%的学生是附近村民回迁的子女;小学部的教师结构不够合理,音乐、体育、科学等学科的老师紧缺;
2、教师专业知识不充足,有近10%的教师是上个世纪末通过国家政策转正的民办教师,接受正规专业培训时间短;
3、年龄结构不合理,有近20%的教师年龄偏大;专业结构不够合理,29个教学班只有两名是音乐专业的老师,一名科学专业老师,两名专业体育老师。
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按照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创建新优质学校”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在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必须做好开拓创新、特色发展的大文章,让我校真正成为“合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努力实现“中国梦”为动力,以学习贯彻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以均衡优质、内涵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宗旨,倾真情共创师生和谐发展,沥心血合铸永和教育品牌。
2、办学理念:感恩 包容 合作 创新
3、办学思想: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不求同步发展,但求同向发展。
第三部分 创建思路和发展目标
1、以部门管理为切点:依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本着“精兵简政、职责明晰、务实高效”的原则,学校内设机构进行改革创新,校长室下设“一办三处五部”,即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含社团)。目标是申报成为‘合肥市新优质学校“。办公室:负责日常公文处理、会议安排、来人来访接待、新闻报道、功能室与办公室管理、档案管理、特色办学的宣传报道工作等;教务处:负责教学教研的常规管理、校本培训与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特长生的培养、教研部工作的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学校安全、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教育教学与特色发展的后勤保障等工作。德育处:负责中小学生常规管理、德育工作、心理咨询、班级管理、文明创建、环境卫生、特色发展等工作。目标是申报成为“合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示范学校”。教研部:设立五个教研部由校长室统一领导。(1)文科部(负责人:孙自俊)负责中小学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文综、特色教育等教学教研工作;(2)理科部(负责人:彭立平)负责中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理综、创新发明、特色教育等教学教研工作;(3)外语部(负责人:郑伟)负责中小学外语学科的教学教研、特色教育等工作;(4)艺体部(负责人:陈小建)负责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健康、特色教育等教学教研工作。(5)信息部(负责人:满大春)负责中小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学教研、学籍管理、校园网管理、特色教育等工作。社团(负责人:刘先文)负责少年舞蹈班、小主播班、葫芦丝班等工作。
2、以师资培养为基点:学校拟重点加强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上海、北京的一些名校进行合作,发挥校内外专家引领作用,扩大骨干教师队伍。3、以学生发展为亮点:着力培养学生人人有特长,每个班级有自己的特点,学校成为特色学校,努力实现“三校同创”。
4、以多彩课堂为着力点:学校目前开设特色课堂35个。
5、师资培养目标:抓好教师的专业成长工作,逐步形成一支以市、区两级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德高尚、学历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队伍。
6、学生培养目标:通过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成长,把永和学校的孩子培养成为感恩、包容、合作、创新且能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的阳光少年。
第四部分 创建项目和具体举措
一、创建项目:多彩课堂打造“三特”校园
多彩课堂是指开设学科类、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利用教学来适应天赋、兴趣、特长不同的学生综合发展,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品质提升。
二、创建目标:通过三年时间努力实现“三特”:“学生有特长、班级有特点、学校有特色”。通过三至五年时间努力实现“合肥市新优质学校”、“ 合肥市特色学校”和“合肥市素质示范学校”目标。
三、具体举措:
(一)校长室下设“一办三处五部”,即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含社团)。目标是申报成为‘合肥市新优质学校“。
办公室:负责日常公文处理、会议安排、来人来访接待、新闻报道、功能室与办公室管理、档案管理、特色办学的宣传报道工作等;
教务处:负责教学教研的常规管理、校本培训与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特长生的培养、教研部工作的指导等工作。
总务处负责学校安全、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教育教学与特色发展的后勤保障等工作。
德育处:负责中小学生常规管理、德育工作、心理咨询、班级管理、文明创建、环境卫生、特色发展等工作。目标是申报成为“合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示范学校”。
教研部(五部含社团):设立五个教研部由校长室统一领导。(1)文科部(负责人:孙自俊)负责中小学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文综、特色教育等教学教研工作;(2)理科部(负责人:彭立平)负责中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理综、创新发明、特色教育等教学教研工作;(3)外语部(负责人:郑伟)负责中小学外语学科的教学教研、特色教育等工作;(4)艺体部(负责人:陈小建)负责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健康、特色教育等教学教研工作。(5)信息部(负责人:满大春)负责中小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学教研、学籍管理、校园网管理、特色教育等工作。(6)社团(负责人:刘先文)负责少年舞蹈班、小主播班、葫芦丝班等工作。
(二)课程开设:
1、艺体部:“少年排球队”、“少年足球队”、“少年篮球队”、 “少年乒乓球队”、“少年合唱团” 、“少年鼓乐团” 、“少年书法班”、“少年美术班”、“少年象棋班”、“啦啦操队”、“田径队”
2、理科部 :“少年小科技创新班”
3、信息部:“少年信息技术班”
4、文科部:“少年经典诵读班”、 “少年文学创作班”。5、外语部:“少年英语口语训练班”
6、学校社团:“少年舞蹈班”、“小主持人班”、“快板表演班”、“葫芦丝班”等。
(三)操作平台:
(1)运用家校联手平台:通过常规教学、组队训练、参加比赛、课外兴趣小组、举办各类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素质、创建特色教育的品牌。(2)分部实施平台:所办的特色课堂归类管理,由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管理。(3)师资平台:所需师资原则上就地取材,若有必要可外请教师。(4)机制保障平台: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特色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创建名师工作室和建设创新实验室。
(四)合肥市永和学校多彩课堂教学安排表
科目 |
班别 |
时间 |
教室 |
主讲 |
助教 | |
艺体部 |
国画班 |
周一、周五 |
下午 |
美术(1) |
王燕 |
晏访华 |
素描班 |
周一、周五 |
下午 |
美术(2) |
黄文连 |
刘生玲 | |
水粉班 |
周一、周五 |
下午 |
美术(3) |
张钤 |
邓雪君 | |
棋类班 |
周一、周五 |
下午 |
四楼东 |
范承艳 |
李松 | |
鼓乐班 |
周一、周五 |
下午 |
音乐室 |
王兵 |
满大春 | |
乒乓球班 |
周一、周五 |
下午 |
|
舒付山 |
张友顺 | |
篮球班 |
周一、周五 |
下午 |
|
姚家法 |
江家红 | |
排球班 |
周一、周五 |
下午 |
|
张正武 |
王环 | |
足球班 |
周一、周五 |
下午 |
|
陈小建 |
李飞 | |
舞蹈班 |
周一、周五 |
下午 |
舞蹈室 |
靳霞 |
陆忠梅 | |
文科部 |
少年文学创作(1) |
周二、周四 |
13.10-13.50 |
美术一 |
李忠菁 |
江家红、张家凤 |
少年文学创作(2) |
周二、周四 |
13.10-13.50 |
美术二 |
李松、陈照玭 |
李荣春 | |
少年文学创作(3) |
周二、周四 |
13.10-13.50 |
第二会议室 |
姚小群 |
李飞、吴家志 | |
少年文学创作(4) |
周二、周四 |
13.10-13.50 |
第一会议室 |
晏访华 |
刘生玲 | |
少年文学创作(5) |
周二、周四 |
13.10-13.50 |
阶梯教室 |
许勇 |
孙自俊、石汉文 | |
理科部 |
科幻画 |
周三、周五 |
13.10-13.50 |
美术教室(一) |
王燕、黄文连 |
李荣翠、偶俊梅 |
科普1 |
周三、周五 |
13.10-13.50 |
物理实验室 |
江厚庭 |
樊晓燕、陆扬玲 | |
科普2 |
周三、周五 |
13.10-13.50 |
美术教室(二) |
王环 |
刘生玲、陈芳 | |
标本制作 |
周三、周五 |
13.10-13.50 |
生物实验室 |
孙东朝 |
尚广平、范传应 | |
小发明班 |
周三、周五 |
13.10-13.50 |
科学实验室 |
朱慧 |
周向红 马丽萍 | |
小制作班 |
周三、周五 |
13.10-13.50 |
化学实验室 |
孙子光 |
杨倩倩、汪平 | |
外语部 |
英语口语(3) |
周二、周四 |
13.10-13.50 |
微机一 |
潘玉明 |
谢守富 |
英语口语(2) |
周二、周四 |
13.10-13.50 |
四楼东 |
邓雪君 |
陆扬玲 | |
英语口语(1) |
周二、周四 |
13.10-13.50 |
音乐室 |
童婷婷 |
陈兰 | |
信息部 |
信息(1) |
周三、周五 |
13.10-13.50 |
微机一 |
李焕焕 |
姚小群、刘先文 |
信息(2) |
周三、周五 |
13.10-13.50 |
微机二 |
钱付来 |
许维永、满大春 | |
社团 |
小主播 |
周三 |
下午 |
主播室 |
左琼 |
李飞 |
葫芦丝 |
周三 |
下午 |
音乐室1 |
王强 |
李荣翠 | |
舞蹈 |
周三 |
下午 |
舞蹈教室 |
张老师 |
刘先文 | |
书法 |
周三 |
下午 |
美术教室1 |
许家福 |
李菡 | |
快板 |
周三 |
下午 |
音乐教室2 |
胡老师 |
解春笋 |
四、主要阶段和任务
1、第一阶段(2015年至2016年):完善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多彩课堂实施计划,落实实施过程。
2、第二阶段(2016年至2017年):全面深入开展对多彩课堂的研究,进行中期评估,初步呈现多彩课堂校本教材。
3、第三阶段(2017年至2018年):总结与完善阶段。成果结集,完成项目报告。
五、预期成果
1、以特色课程形成校本课程
编撰《合肥市永和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合肥市永和学校校本教材》
2、以特色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编撰《合肥市永和学校特色课程目标体系》。
3、以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实现“三特”:“学生有特长、班级有特点、学校有特色。实现“合肥市特色学校”。
合肥市永和学校多彩课堂的学生预期成果 | ||||||
序号 |
项目类别 |
|
|
第一阶段标准 |
第二阶段标准 |
第三阶段标准 |
1 |
文科类 |
班别 |
年级段 |
科目 |
科目 |
科目 |
2 |
经典诵读 |
一--二 |
认知经典 |
背诵百家姓 |
弟子规 | |
3 |
|
三--四 |
弟子规、部分唐诗 |
部分宋词 |
千字文 | |
4 |
|
五--六 |
部分论语 |
部分宋词 |
增广贤文 | |
5 |
|
七 |
部分宋词 |
诗经选读 |
部分古文 | |
6 |
文学创作1 |
三 |
培养写作兴趣 |
仿写 |
实写 | |
7 |
文学创作2 |
四--五 |
仿写 |
例写作评 |
例写作评 | |
8 |
文学创作3 |
六 |
写作评点 |
试写 |
试写(互评)区级获奖 | |
9 |
文学创作4 |
六 |
写作评点 |
试写 |
试写(互评)区级获奖 | |
10 |
英语类 |
英语口语1 |
三--四 |
认知 |
会对话 |
试写(互评) |
11 |
英语口语2 |
五--六 |
对话 |
说英文故事 |
说英文故事 | |
12 |
英语口语3 |
七--八 |
当面对话 |
知道纠错 |
区级获奖 | |
13 |
理科类 |
科幻画 |
二--三 |
认知 |
知题能画 |
情境会画 |
14 |
科普1 |
五--六 |
认知 |
有动手能力 |
知原理 | |
15 |
科普2 |
三--四 |
认知 |
有兴趣 |
有动手能力 | |
16 |
标本制作 |
七 |
认知 |
有兴趣 |
有动手能力 | |
17 |
小发明、小制作班 |
三、四、五 |
认知 |
有兴趣 |
有动手能力 | |
18 |
小发明、小制作班 |
三、四、五 |
认知 |
有兴趣 |
有动手能力 | |
19 |
信息类 |
信息(1) |
三、四、五 |
认知 |
有兴趣 |
知原理 |
20 |
信息(2) |
五、六、七 |
认知 |
有兴趣 |
有动手和编辑能力 | |
21 |
艺术类 |
中国画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22 |
素描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3 |
水粉 |
三--四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4 |
棋类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5 |
鼓号队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6 |
乒乓球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7 |
篮球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8 |
排球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9 |
足球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
舞蹈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1 |
小主播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2 |
葫芦丝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3 |
舞蹈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4 |
书法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5 |
快板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合肥市永和学校多彩课堂的班级预期成果 | ||||||
序号 |
项目类别 |
|
|
第一阶段标准 |
第二阶段标准 |
第三阶段标准 |
1 |
文科类 |
班别 |
年级段 |
科目 |
|
标准 |
2 |
经典诵读 |
一--二 |
认知经典 |
有兴趣 |
出口成诵 | |
3 |
经典诵读 |
三--四 |
兴趣浓 |
能运用 |
有节目 | |
4 |
经典诵读 |
五--六 |
兴趣浓 |
运用较好 |
节目体现 | |
5 |
经典诵读 |
七 |
兴趣浓 |
运用好 |
部分理解 | |
6 |
文学创作1 |
三 |
培养写作兴趣 |
仿写 |
实写(整体水平提高) | |
7 |
文学创作2 |
四--五 |
仿写 |
例写作评 |
实写作评(有亮点作文) | |
8 |
文学创作3 |
六 |
写作评点 |
试写 |
试写(互评)获奖部分能发表 | |
9 |
文学创作4 |
六 |
写作评点 |
试写 |
试写(互评)获奖部分能发表 | |
10 |
英语类 |
英语口语1 |
三--四 |
认知 |
会对话 |
试写、互评 |
11 |
英语口语2 |
五--六 |
对话 |
说英文故事 |
说英文故事(区里集体获奖) | |
12 |
英语口语3 |
七--八 |
当面对话 |
知道纠错 |
说英文故事(区里集体获奖) | |
13 |
理科类 |
科幻画 |
二--三 |
认知 |
知题能画 |
情境会画(有获奖) |
14 |
科普1 |
五--六 |
认知 |
有动手能力 |
知原理(有获奖) | |
15 |
科普2 |
三--四 |
认知 |
有兴趣 |
有动手能力(有获奖) | |
16 |
标本制作 |
七 |
认知 |
有兴趣 |
有动手能力(有获奖) | |
17 |
小发明、小制作班 |
三、四、五 |
认知 |
有兴趣 |
有动手能力(有获奖) | |
18 |
小发明、小制作班 |
三、四、五 |
认知 |
有兴趣 |
有动手能力(有获奖) | |
19 |
信息类 |
信息(1) |
三、四、五 |
认知 |
有兴趣 |
知原理(有获奖) |
20 |
信息(2) |
五、六、七 |
认知 |
有兴趣 |
有动手和编辑能力(有获奖) | |
21 |
艺术类 |
中国画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22 |
素描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3 |
水粉 |
三--四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4 |
棋类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5 |
鼓号队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6 |
乒乓球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7 |
篮球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8 |
排球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29 |
足球 |
五--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0 |
舞蹈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1 |
小主播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2 |
葫芦丝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3 |
舞蹈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4 |
书法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
35 |
快板 |
三--六 |
兴趣 |
入门 |
参赛能获奖 |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以多彩课堂研究为抓手,结合学校实情,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建设“三特’校园提供物质保障。
一、机制保障
1、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行政人员、教研组长、一线教师为主体的创建新优质学校工作项目小组,在总项目为切入点,以具体分项目的实施为抓手,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工作。
2、发挥支部、工会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工会和教代会的作用,保证各项制度出台的民主、公开、公正。
3、实行项目化管理。打破传统的单一层级化管理模式,以项目组为总项目实施与考核管理的基本载体,明确学校各项目组的规划分工与责任,充分发挥各项目组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增强教职工主体意识。积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持续发展的和谐氛围,调动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强化后勤管理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和专业技能,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特色校园建设和社团高效、健康运行。
二、课程保障
(一)奖励措施:
1、每年计划从校长奖励基金或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拨款10-15万元用以创建特色办学的专项经费。
2、鼓励全员参与创建工作,实行捆绑式奖励措施。
3、本着“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实施奖励办法。
(二)时间安排
1、艺体特色项目:周一和周五下午安排特色课。
2、经典诵读班:每周一至五早读为经典诵读时间,原则上班级的语文老师到堂,一至七年级全员参与,增加《日有所诵》为校本课程。。
3、少年文学创作班:周二、周四中午1:10—1:50为上课时间。每班20人,六、七年级可设两个班。。
4、英语口语、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班:周三、周五中午1:10—1:50为上课时间。英语口语开设三至七年级五个班;信息技术三至五年级为一个班,六至七为一个班;科技创新开设四个班。每班20人。
三、进程保障
(一)准备阶段
2015.1——2016.1研究制订学校创优三年发展规划,初步建立“三特”校园新优质学校创建的相关制度及实践架构;
(二)推进阶段
2016.1——2017.1 进一步完善改进学校创优三年发展规划,全面深入开展项目实践探究活动,探究以多彩课堂促校园特色体现的模式,完善相关评价制度,加强过程及质量监控力度,初步成果呈现。接受中期评估。
(三)总结阶段
2017.1——2018.1 全面总结与完善阶段,总结提炼建设“三特”校园和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进行校际汇报展示研讨活动。迎接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终期评审。
总之,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不是朝夕之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美好的愿景就在前方,只要我们齐心合力、扎实工作、创新发展,合肥市永和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2015年1月